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“最嚴限塑令”,似曾相識。
我國自2008年6月起實行限塑令,至今不可降解塑料袋仍未銷聲匿跡,究其原因,“限塑”過程中,執行層層“限速”。
多年來,對限塑始終是“口號喊得震山響,落實起來輕飄飄”,始終留有“商量餘地”,以至到目前,一些省區還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塑料製品替代品規模化上市。無以替代,限塑難免流於表面。
如今,在不可降解塑料產品的“重災區”農貿市場裏、網購產品中,在執法部門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,怎麼管?誰來管?對使用者該作何處罰?一系列管理難題有待解決。
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對環境保護危害之重,已成共識。“限塑”早就不該只是説説而已。
制定地方性法規,重點部門牽頭,研發替代產品,全民形成合力,要讓“限塑”真正提速,讓環保深入人心。(秦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