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不讓菜農們吃虧,吳忠市紅寺堡區及時出台0.4元/公斤的黃花菜價格貼補政策,使收購價達到4元/公斤,讓菜農每畝淨利潤保持在2000元以上,保護了他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。
農產品出現“賣難”並不是新話題。這些年,類似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,所不同的是,紅寺堡區的問題引起了當地高度重視,並及時出台保護價收購政策,維護農民利益,最終不但沒有讓農民蒙受損失,還有了一筆可觀的收入,是可喜且值得讚賞的。不得不説,以切實舉措保障農民利益就是對執政為民理念的考驗。
然而,我們還應看到,造成黃花菜難賣是因為2020年夏季,村裏收穫了頭茬黃花菜,但由於尚未打開市場銷售渠道,收購商販又存在壓價行為,最終讓豐產的菜農們犯了愁。這就提醒我們,在大力推廣種植前就應該未雨綢繆,認真做好市場調查工作,對農產品的產量、市場的需求、運輸的成本等進行認真、全面、客觀的分析,並做好產銷兩地的銜接和信息收集與整理工作。只有把各項工作做在前,避免或減少類似問題的再發生,才能真正維護好農民利益。